看完《武侠派》意犹未尽,这里为你推荐相似《武侠派》的小说。十本和《武侠派》一样同时包含了【异侠】、【后宫】、【武侠】、【都市言情】、【连载】、【6热度】、【青禅】元素的同类小说。
五代周世宗生父杀人案的多维透视 人 人民法院报 03-18 00:00:00 五代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周世宗柴荣继承了养父郭威的皇位,并将生父柴守礼(894—967年)尊国舅之礼,让其退休后定居西京洛阳。据《新五代史·周家人传第八》载:“是时,王溥、王晏、王彦超、韩令坤等同时将相,皆有父在洛阳,与守礼朝夕往来,惟意所为,洛阳人多畏避之,号‘十阿父’。”柴守礼乃“十阿父”之首,“尝以小忿杀人,有司不敢诘,帝知而不问。”据《资治通鉴》所载推断,柴守礼杀人案约在显德四年(957年)或前不久。守礼之名,克让之字,都未能让国舅柴守礼克己复礼,善待他人。因此案关系重大,后人对此案的关注热度不减,然对周世宗知而不问的评价过于简单和武断,有必要加以重新解析。 后人看待此案的问题所在 欧阳修(1007—1072年)将柴守礼杀人案视作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认为皇帝只要单纯在对父之孝和忠于国法之间进行选择即可,柴荣权衡轻重后的“屈法伸情”是正确的。他直接将柴荣的“知而不问”等同于“申父子之道”“包庇”其父杀人恶行。殊不知,柴荣的“不问”是“不审”,根本还未启动司法程序,就没有触及到“屈法伸情”。五代战乱之际,君臣之伦早已荡然无存,文武大臣多出于一己之私而自保。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宋朝士大夫自始就负有复兴儒学以安定国家的使命,他讨论此案的目的不是理清案情之由来,分析法律之适用,而是为了弘扬以“仁孝之道”践行孟子的“王道”思想。爱屋及乌,欧阳修之所以认可世宗,是因为认同其厉行“厚人伦、养风俗”。 值得注意的是,欧阳修曾在天圣九年(1031年)赴任西京留守任推官。在洛阳任上的三年,足以使他融入洛阳官贵的朋友圈,故而在评价此案时,只着眼于皇帝,而对案情细节和洛阳有司避而不谈。尽管他在景祐三年(1036年)之前着手修订《五代史》时可以阅读到更多的案件史料。 和欧阳修同时代的杨时(1053—1135年)以“程门立雪”闻名于世,他继承了程颢、程颐的理学思想,遵循一断于法的原则。杨时历任州级司法、推官、通判等职,秉公办案,刚正不阿,积极践行理学主张。他认为柴荣对该案的不问是屈法不究,让洛阳百姓陷入恐惧。柴荣则完全可以利用“八议”之“议贵”来从宽处理生父,达到情法两尽之效。(《龟山集·周世宗家人传》)杨时身处两宋过渡时代,深知皇权干预法司所导致的民生多艰。柴荣的不问亦是表明了态度,无疑会给有司秉公断罪带来困扰。可以说杨时否认了欧阳修对柴荣的积极评价,主张法司甚至帝王要以律断罪,以回归礼法社会之常态。 清人对世宗的不问多持否定态度。如诗人顾陈垿(1604—1673年)曾作《十阿父》以控诉权贵恃势压人,袁枚(1716—1798年)则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质疑世宗“以不问二字博孝名而轻民命”,司法官吏没有严明执法,导致被杀者子女无法行孝。〔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四)〕当代学者则几乎未摆脱欧阳修、杨时和袁枚等人的评价框架,对案发背景与案情尤其是世宗不问的缘由关注不够,导致此案牵涉的诸多关键因素被忽视。 世宗明知不问的用意所在 (一)司法审判的问题 柴守礼“以小忿杀人”,显然并非谋杀、劫杀或者戏杀;贵为国舅、帝父,斗杀可能性极小,只剩下故杀或者过失杀的可能。如果仅是“过失杀”,柴守礼并不会被判重刑,不值得引起后人的关注。结合欧阳修和杨时等人的讨论,柴守礼杀人确为“故杀”,按律当斩。自后汉末年到后周世宗时期,诸多敕令都督促司法机关“疾速断遣”,可见当时诉讼枉滥和淹滞一直比较严重,司法官吏素质低下和禁止越诉之法导致当时控告无门,柴守礼杀人后逍遥法外就不足为奇。而单从遵守禁止越诉之法来说,柴荣的不问是因为该案首先得由司法官员先行处理,各司所职。唯一值得诟病的是,柴荣明知有司不审此案而没有督促有司。 值得注意的是,身为“十阿父”成员之子的王晏,于显德元年(954年)至显德三年(957年)间,以徐州节度使任河南府尹、西京留守,有权署理京畿地区刑狱。王晏在西京经营的三年间,其父为非作歹不在少数,而且与柴守礼来往甚密。在柴守礼案发之后,王晏虽不再任河南府尹,但毫无疑问会影响现任府尹的审判态度。凡可大可小之事,地方奏报时避重就轻,既能避免麻烦,又可为君分忧。世宗对此也心知肚明,选择不问也是出于无法问和问不清的考虑。 按照审判回避之法,柴荣亲审此案几率不大。倘若柴守礼果真被判处极刑,最终还是得皇帝亲决,这样反倒会遭遇更多麻烦。身为“十阿父”之一的韩令坤之父韩伦曾涉数案罪已致死,因其子韩令坤多次求情得免死罪,但仍被流放,后经赦免才到洛阳安享晚年。但韩伦不仅不思悔改,还同王侯将相之父抱团欺凌横行。这种恶习很可能在五代高级将领父辈中相当普遍,柴守礼更是典型。如果柴守礼被押赴公堂受审,势必会有人劝谏求情。一旦判处极刑,其他阿父们的恶行便会陆续告到朝堂,审判柴守礼就变成了柴荣清剿权贵的信号。而当时柴荣对外征战正酣,若因此致后方不稳,便会前功尽弃。况且阿父之子多有将相,多会倾向于宽宥柴守礼之罪,以稳定军心。更何况在柴守礼案发前,“十阿父”之名当早传入柴荣耳中,为何单单柴守礼杀人案被告发?柴荣的不问便是退一步静观其变。当然,对于大众而言,皇帝问或不问此案,都是一种态度,世宗怎么选择都会于己不利。 (二)政治军事的问题 柴守礼的存在应该一直是柴荣的心结,他完全有理由借此案来做个了结。或许恰如司马光所言,柴荣“宏规大度”(《资治通鉴·世宗纪五》),不计前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后梁朱温虽以开封为东都,又以洛阳为西都,长期驻跸,洛阳仍保持着首都的地位。后唐则直接定都于洛阳。后晋、后汉、后周三朝皆以洛阳为陪都,赋闲致仕的官员、帝王陵寝和官员墓葬多选此地。官贵们将聚敛的大量财富投在洛阳,促进了赋税的增长,对帝国繁荣和军事征战助力甚多。将相之父也集聚于此,声色犬马、胡作非为。洛阳成为“法制禁地”,一直延续到后周末、北宋初向拱“尹河南十余年,专治园林第舍,好声妓,纵酒为乐,府政废弛,群盗昼劫”。(《宋史·列传第十四》) 世宗在继位后对生父不仅提升了品级,而且授予了实职,专掌皇室祭品、膳食及招待酒宴之事,实在是重用。柴荣的这一安排或许有以下考虑:一是为了将外朝官职尽量交给有功之人以做奖赏,笼络人才,稳固统治;二是为了保护生父,避免位高权重之官成为众矢之的,引火烧身;三是按照礼制只能以国舅之礼相待生父,为了防止柴守礼以此为借口在关键职位上任性为非,才将其安置在内廷。而且不久之后,柴守礼便致仕了。自唐朝始,形成了年七十致仕的传统,“形容衰老者”可提前致仕。柴守礼致仕的时间应该不晚于显德四年(957年),此时才63岁左右。正如王夫之所论:“自朱、李以来,位将相而狂争者,非一人也。郭氏之兴,荣无尺寸之功,环四方而奡立者,皆履虎咥人之武人。荣虽贤,不知其贤也,孤雏视之而已。”(王夫之:《读通鉴论》卷30,中华书局2013年,第953页)世宗继位后臣强君弱,为稳定政局,攘外安内,才让生父柴守礼提前致仕并坐镇洛阳。柴守礼只有和权贵们沆瀣一气,才能取得信任,互为制衡,以稳定亲子的皇位。柴荣对柴守礼案故意不问正是为了维持这一政治棋局。 生父恣意杀人的原因所在 经过后梁朱温、朱友贞两朝分化节度使权力、整合藩镇,中央对河南地区的控制大大增强,成为征战其他地区的坚实基地,这一形势在整个五代时期得以延续。(王赓武:《五代时期北方中国的权力结构》,中西书局2014年版,第117页)从“国”的稳固而言,当时柴荣恰逢信臣极其稀缺、孤家寡人的不利局面,放纵洛阳权贵集团的横行便是他统御权臣、增进君臣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十阿父”之首的柴守礼深知其对儿子帝业稳固的重要性,他掌握着其他阿父们违法犯罪事实,相当于抓住了高官权贵的把柄。“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很有可能世宗授意其父与权贵结成“十阿父”之同盟,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勋贵集团。另外,在柴荣英年早逝之后,只有年仅七岁的第四子柴宗训继位,符太后临朝听政。孤儿寡母无依无靠,尚在洛阳的柴守礼便是唯一的男性至亲,这是柴荣在世时在对待柴守礼杀人案时应当考虑的“身后事”,也是柴守礼敢于如此作为的“政治底气”。 从“家”的传承而言,柴荣先后育有七子,前三子是在郭威在世时所生,均被郭威赐名。乾祐三年(950年)冬,后汉隐帝猜忌郭威,将其和柴荣留居开封的亲属几乎全部诛杀,包括柴荣的三位兄弟姐妹郭侗、郭信和郭氏,以及三个儿子柴宗谊、柴宗诚、柴宗諴。后四子出生(分别为柴宗训、柴熙让、柴熙谨、柴熙诲),在柴荣继位后,均未改姓郭而回归柴氏一脉,可以表明柴荣有认祖之考虑。但自从柴荣继位后,至死都未曾与柴守礼见面——这自然是为避免父子之间礼仪的尴尬,柴荣只能“以元舅礼之”,即以生母之哥哥对待柴守礼。柴守礼原本育有三子三女,将柴荣过继给郭威本不成问题,但最后却只剩柴荣一子和二女。身居光禄卿执掌祭品之礼仪一职的他逐渐意识到,皇位已经掌握在柴氏手中,先前过继给郭威而改姓的柴荣应当认祖归宗,承担柴氏一门的宗法义务。然大多证据显示柴荣并没有改姓柴的念头,因为早在柴荣年未童冠时家道中落,他便投奔姑父郭威征战沙场,与生父感情淡薄,对姑父感念至深。于是,柴守礼杀人很可能也是想试探柴荣是否真的在乎柴氏的家族情感。 在传统中国“礼乐政刑”所型构的“四维”社会空间下,欧阳修和杨时等人对柴守礼杀人案只是简单化为“守礼”还是“守法”,依然只是停留在“礼乐”文化与“刑典”传统的“三维”空间分析柴荣之对错,反倒忽视了大案背后必须要考虑的皇权“政治”空间。只有综合“四维”,我们才能更加立体而全面地再现历史大案背后所蕴藏的“礼乐政刑”关系。 (作者单位:广东金融学院保险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高中开始追,现在大学毕业工作都3年了,唉 每年都回来看下 希望重新开始写了,可惜😔 这本书的武侠格局感觉是目前武侠网络小说中最好的,至少是我最喜欢的!可惜了!
我记得还是高中的时候 看的这本书,当时基本上是一周一翻,现在来打个分当时怀念吧
作者还能再写不?……
书是好书,就是作者不能写了,好遗憾!啊啊啊啊啊
作者患了眼疾不能再写了!
为什么不更了
龙空的消息。作者看破红尘。念经去了。。青禅。禅
作者看破红尘。。。出家当和尚去了
几乎每年都要检查这本书,唉
你们说说为什么作者不更了
可惜了
好看,怎么不写了
五代周世宗生父杀人案的多维透视 人 人民法院报 03-18 00:00:00 五代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周世宗柴荣继承了养父郭威的皇位,并将生父柴守礼(894—967年)尊国舅之礼,让其退休后定居西京洛阳。据《新五代史·周家人传第八》载:“是时,王溥、王晏、王彦超、韩令坤等同时将相,皆有父在洛阳,与守礼朝夕往来,惟意所为,洛阳人多畏避之,号‘十阿父’。”柴守礼乃“十阿父”之首,“尝以小忿杀人,有司不敢诘,帝知而不问。”据《资治通鉴》所载推断,柴守礼杀人案约在显德四年(957年)或前不久。守礼之名,克让之字,都未能让国舅柴守礼克己复礼,善待他人。因此案关系重大,后人对此案的关注热度不减,然对周世宗知而不问的评价过于简单和武断,有必要加以重新解析。 后人看待此案的问题所在 欧阳修(1007—1072年)将柴守礼杀人案视作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认为皇帝只要单纯在对父之孝和忠于国法之间进行选择即可,柴荣权衡轻重后的“屈法伸情”是正确的。他直接将柴荣的“知而不问”等同于“申父子之道”“包庇”其父杀人恶行。殊不知,柴荣的“不问”是“不审”,根本还未启动司法程序,就没有触及到“屈法伸情”。五代战乱之际,君臣之伦早已荡然无存,文武大臣多出于一己之私而自保。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宋朝士大夫自始就负有复兴儒学以安定国家的使命,他讨论此案的目的不是理清案情之由来,分析法律之适用,而是为了弘扬以“仁孝之道”践行孟子的“王道”思想。爱屋及乌,欧阳修之所以认可世宗,是因为认同其厉行“厚人伦、养风俗”。 值得注意的是,欧阳修曾在天圣九年(1031年)赴任西京留守任推官。在洛阳任上的三年,足以使他融入洛阳官贵的朋友圈,故而在评价此案时,只着眼于皇帝,而对案情细节和洛阳有司避而不谈。尽管他在景祐三年(1036年)之前着手修订《五代史》时可以阅读到更多的案件史料。 和欧阳修同时代的杨时(1053—1135年)以“程门立雪”闻名于世,他继承了程颢、程颐的理学思想,遵循一断于法的原则。杨时历任州级司法、推官、通判等职,秉公办案,刚正不阿,积极践行理学主张。他认为柴荣对该案的不问是屈法不究,让洛阳百姓陷入恐惧。柴荣则完全可以利用“八议”之“议贵”来从宽处理生父,达到情法两尽之效。(《龟山集·周世宗家人传》)杨时身处两宋过渡时代,深知皇权干预法司所导致的民生多艰。柴荣的不问亦是表明了态度,无疑会给有司秉公断罪带来困扰。可以说杨时否认了欧阳修对柴荣的积极评价,主张法司甚至帝王要以律断罪,以回归礼法社会之常态。 清人对世宗的不问多持否定态度。如诗人顾陈垿(1604—1673年)曾作《十阿父》以控诉权贵恃势压人,袁枚(1716—1798年)则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质疑世宗“以不问二字博孝名而轻民命”,司法官吏没有严明执法,导致被杀者子女无法行孝。〔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四)〕当代学者则几乎未摆脱欧阳修、杨时和袁枚等人的评价框架,对案发背景与案情尤其是世宗不问的缘由关注不够,导致此案牵涉的诸多关键因素被忽视。 世宗明知不问的用意所在 (一)司法审判的问题 柴守礼“以小忿杀人”,显然并非谋杀、劫杀或者戏杀;贵为国舅、帝父,斗杀可能性极小,只剩下故杀或者过失杀的可能。如果仅是“过失杀”,柴守礼并不会被判重刑,不值得引起后人的关注。结合欧阳修和杨时等人的讨论,柴守礼杀人确为“故杀”,按律当斩。自后汉末年到后周世宗时期,诸多敕令都督促司法机关“疾速断遣”,可见当时诉讼枉滥和淹滞一直比较严重,司法官吏素质低下和禁止越诉之法导致当时控告无门,柴守礼杀人后逍遥法外就不足为奇。而单从遵守禁止越诉之法来说,柴荣的不问是因为该案首先得由司法官员先行处理,各司所职。唯一值得诟病的是,柴荣明知有司不审此案而没有督促有司。 值得注意的是,身为“十阿父”成员之子的王晏,于显德元年(954年)至显德三年(957年)间,以徐州节度使任河南府尹、西京留守,有权署理京畿地区刑狱。王晏在西京经营的三年间,其父为非作歹不在少数,而且与柴守礼来往甚密。在柴守礼案发之后,王晏虽不再任河南府尹,但毫无疑问会影响现任府尹的审判态度。凡可大可小之事,地方奏报时避重就轻,既能避免麻烦,又可为君分忧。世宗对此也心知肚明,选择不问也是出于无法问和问不清的考虑。 按照审判回避之法,柴荣亲审此案几率不大。倘若柴守礼果真被判处极刑,最终还是得皇帝亲决,这样反倒会遭遇更多麻烦。身为“十阿父”之一的韩令坤之父韩伦曾涉数案罪已致死,因其子韩令坤多次求情得免死罪,但仍被流放,后经赦免才到洛阳安享晚年。但韩伦不仅不思悔改,还同王侯将相之父抱团欺凌横行。这种恶习很可能在五代高级将领父辈中相当普遍,柴守礼更是典型。如果柴守礼被押赴公堂受审,势必会有人劝谏求情。一旦判处极刑,其他阿父们的恶行便会陆续告到朝堂,审判柴守礼就变成了柴荣清剿权贵的信号。而当时柴荣对外征战正酣,若因此致后方不稳,便会前功尽弃。况且阿父之子多有将相,多会倾向于宽宥柴守礼之罪,以稳定军心。更何况在柴守礼案发前,“十阿父”之名当早传入柴荣耳中,为何单单柴守礼杀人案被告发?柴荣的不问便是退一步静观其变。当然,对于大众而言,皇帝问或不问此案,都是一种态度,世宗怎么选择都会于己不利。 (二)政治军事的问题 柴守礼的存在应该一直是柴荣的心结,他完全有理由借此案来做个了结。或许恰如司马光所言,柴荣“宏规大度”(《资治通鉴·世宗纪五》),不计前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后梁朱温虽以开封为东都,又以洛阳为西都,长期驻跸,洛阳仍保持着首都的地位。后唐则直接定都于洛阳。后晋、后汉、后周三朝皆以洛阳为陪都,赋闲致仕的官员、帝王陵寝和官员墓葬多选此地。官贵们将聚敛的大量财富投在洛阳,促进了赋税的增长,对帝国繁荣和军事征战助力甚多。将相之父也集聚于此,声色犬马、胡作非为。洛阳成为“法制禁地”,一直延续到后周末、北宋初向拱“尹河南十余年,专治园林第舍,好声妓,纵酒为乐,府政废弛,群盗昼劫”。(《宋史·列传第十四》) 世宗在继位后对生父不仅提升了品级,而且授予了实职,专掌皇室祭品、膳食及招待酒宴之事,实在是重用。柴荣的这一安排或许有以下考虑:一是为了将外朝官职尽量交给有功之人以做奖赏,笼络人才,稳固统治;二是为了保护生父,避免位高权重之官成为众矢之的,引火烧身;三是按照礼制只能以国舅之礼相待生父,为了防止柴守礼以此为借口在关键职位上任性为非,才将其安置在内廷。而且不久之后,柴守礼便致仕了。自唐朝始,形成了年七十致仕的传统,“形容衰老者”可提前致仕。柴守礼致仕的时间应该不晚于显德四年(957年),此时才63岁左右。正如王夫之所论:“自朱、李以来,位将相而狂争者,非一人也。郭氏之兴,荣无尺寸之功,环四方而奡立者,皆履虎咥人之武人。荣虽贤,不知其贤也,孤雏视之而已。”(王夫之:《读通鉴论》卷30,中华书局2013年,第953页)世宗继位后臣强君弱,为稳定政局,攘外安内,才让生父柴守礼提前致仕并坐镇洛阳。柴守礼只有和权贵们沆瀣一气,才能取得信任,互为制衡,以稳定亲子的皇位。柴荣对柴守礼案故意不问正是为了维持这一政治棋局。 生父恣意杀人的原因所在 经过后梁朱温、朱友贞两朝分化节度使权力、整合藩镇,中央对河南地区的控制大大增强,成为征战其他地区的坚实基地,这一形势在整个五代时期得以延续。(王赓武:《五代时期北方中国的权力结构》,中西书局2014年版,第117页)从“国”的稳固而言,当时柴荣恰逢信臣极其稀缺、孤家寡人的不利局面,放纵洛阳权贵集团的横行便是他统御权臣、增进君臣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十阿父”之首的柴守礼深知其对儿子帝业稳固的重要性,他掌握着其他阿父们违法犯罪事实,相当于抓住了高官权贵的把柄。“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很有可能世宗授意其父与权贵结成“十阿父”之同盟,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勋贵集团。另外,在柴荣英年早逝之后,只有年仅七岁的第四子柴宗训继位,符太后临朝听政。孤儿寡母无依无靠,尚在洛阳的柴守礼便是唯一的男性至亲,这是柴荣在世时在对待柴守礼杀人案时应当考虑的“身后事”,也是柴守礼敢于如此作为的“政治底气”。 从“家”的传承而言,柴荣先后育有七子,前三子是在郭威在世时所生,均被郭威赐名。乾祐三年(950年)冬,后汉隐帝猜忌郭威,将其和柴荣留居开封的亲属几乎全部诛杀,包括柴荣的三位兄弟姐妹郭侗、郭信和郭氏,以及三个儿子柴宗谊、柴宗诚、柴宗諴。后四子出生(分别为柴宗训、柴熙让、柴熙谨、柴熙诲),在柴荣继位后,均未改姓郭而回归柴氏一脉,可以表明柴荣有认祖之考虑。但自从柴荣继位后,至死都未曾与柴守礼见面——这自然是为避免父子之间礼仪的尴尬,柴荣只能“以元舅礼之”,即以生母之哥哥对待柴守礼。柴守礼原本育有三子三女,将柴荣过继给郭威本不成问题,但最后却只剩柴荣一子和二女。身居光禄卿执掌祭品之礼仪一职的他逐渐意识到,皇位已经掌握在柴氏手中,先前过继给郭威而改姓的柴荣应当认祖归宗,承担柴氏一门的宗法义务。然大多证据显示柴荣并没有改姓柴的念头,因为早在柴荣年未童冠时家道中落,他便投奔姑父郭威征战沙场,与生父感情淡薄,对姑父感念至深。于是,柴守礼杀人很可能也是想试探柴荣是否真的在乎柴氏的家族情感。 在传统中国“礼乐政刑”所型构的“四维”社会空间下,欧阳修和杨时等人对柴守礼杀人案只是简单化为“守礼”还是“守法”,依然只是停留在“礼乐”文化与“刑典”传统的“三维”空间分析柴荣之对错,反倒忽视了大案背后必须要考虑的皇权“政治”空间。只有综合“四维”,我们才能更加立体而全面地再现历史大案背后所蕴藏的“礼乐政刑”关系。 (作者单位:广东金融学院保险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高中开始追,现在大学毕业工作都3年了,唉 每年都回来看下 希望重新开始写了,可惜😔 这本书的武侠格局感觉是目前武侠网络小说中最好的,至少是我最喜欢的!可惜了!
我记得还是高中的时候 看的这本书,当时基本上是一周一翻,现在来打个分当时怀念吧
作者还能再写不?……
书是好书,就是作者不能写了,好遗憾!啊啊啊啊啊
作者患了眼疾不能再写了!
为什么不更了
龙空的消息。作者看破红尘。念经去了。。青禅。禅
作者看破红尘。。。出家当和尚去了
几乎每年都要检查这本书,唉
你们说说为什么作者不更了
可惜了
好看,怎么不写了